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、容积、轻重的物体的统称。其中,“度” 是计量长短的器具,“量” 是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,“衡” 是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。以下是度量衡的起源与发展介绍:


民国时期:当时的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度量衡改革措施,试图与国际接轨。1915 年,北洋政府公布了《权度法》,规定了以米制为标准制,市用制为辅制。1929 年,国民政府颁布了《度量衡法》,进一步明确了度量衡的标准和使用方法,规定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,并暂设市用制为辅制。
新中国成立后:1959 年,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》,确定国际公制为我国基本计量制度,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。1985 年,我国颁布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》,使度量衡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。此后,我国不断完善度量衡制度,与国际度量衡体系接轨,推动了度量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度量衡的精度和准确性不断提高,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,涵盖了工业、农业、科学研究、医疗卫生、贸易等各个领域,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