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38-8213760
新闻动态
什么是度量衡?
发布时间:2025-03-31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
       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、容积、轻重的物体的统称。其中,“度” 是计量长短的器具,“量” 是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,“衡” 是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。以下是度量衡的起源与发展介绍:

什么是度量衡?(图1)

  • 古代度量衡

    • 夏朝:传说大禹治水时,就使用了规、矩等测量工具,并以自己的身高和体重作为标准,制定了长度和重量的单位。
    • 商朝:出土的商代文物中,有骨尺、牙尺等度量工具,长度约为 15.78 厘米,分十寸,每寸十分,说明当时已经有了较为规范的长度度量标准。
    • 周朝:度量衡制度逐渐完善,《周礼》中记载了管理度量衡的官职和制度,规定了长度、容量、重量的标准单位,并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和官员来管理度量衡事务。
    • 秦朝: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推行 “一法度衡石丈尺,车同轨,书同文字”,将度量衡制度统一起来,以法令形式规定了度量衡的标准,并制作了标准度量衡器具,发往各地。这一举措对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发展和统一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    • 汉朝: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,对度量衡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。《汉书・律历志》中详细记载了度量衡的制度、单位换算以及标准器具的制作等内容,使度量衡制度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。

  • 什么是度量衡?(图2)

    • 民国时期:当时的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度量衡改革措施,试图与国际接轨。1915 年,北洋政府公布了《权度法》,规定了以米制为标准制,市用制为辅制。1929 年,国民政府颁布了《度量衡法》,进一步明确了度量衡的标准和使用方法,规定采用万国公制为标准制,并暂设市用制为辅制。

    • 新中国成立后:1959 年,国务院发布了《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》,确定国际公制为我国基本计量制度,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。1985 年,我国颁布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》,使度量衡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。此后,我国不断完善度量衡制度,与国际度量衡体系接轨,推动了度量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。

      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,度量衡的精度和准确性不断提高,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,涵盖了工业、农业、科学研究、医疗卫生、贸易等各个领域,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。

案例与合作伙伴
联系我们
0938-8213760
周一到周日 09:00-18:00
官方抖音号
微信公众号
版权®:天水锴华电子衡器有限责任公司 | ICP备案: 陇ICP备19002631号-5 | 甘公网安备62050202000582号 | SiteMap
在线咨询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3993801919
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